“裝備制造業里面的主要部分是機械裝備制造業”,浙江省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大柯說,浙江省機械制造行業目前有四大特點:
,小產品、基礎產品和配套產品為主,成套大裝備為數不多。第二,較為明顯的區域經濟特點。比如樂清低壓電器、慈溪軸承、寧波嘉興溫州的標準件等、奉化氣動元件,黃巖模具,余姚北侖模具,區域特點非常明顯。這即是特點也是弱點,形成了很多的低水平重復生產,沒有形成大企業為龍頭,帶動一大堆小微企業共同發展的完整產業鏈條。第三,大都是配套領域,非核心領域,且處于低端領域。以軸承為例,我們浙江是軸承出口大省,同時也是高端軸承的進口大省,使用壽命、質量等方面都難以和 高端裝備制造戰略性產業配套。第四,受生產要素制約害,增速下降。2011年機械工業增長速度國內排位26名,究其原因,和浙江七山一水兩分田的地域特點相關,煤、燃油等生產資料因素都較為缺乏,另外和我們求量而非質的現狀有關。
那么如何突破現狀,李大柯會長認為,出路是產業結構調整。怎么調整?六個字——攻高端、夯基礎。
攻高端
高端就是產業的高技術化,處于裝備制造業價值鏈的高端。攻高端有三個層次:
首先,是傳統產品的高端化,即把傳統產品在功能、性能、質量、成本、服務和品牌各個環節做到 。從某種意義上講傳統產品的高端化更是我省裝備制造業結構調整的重點。
比如,同樣一個家用的不銹鋼鍋,我們國內生產的只能賣到幾十元一只, 貴的也只有100多元,但是德國產的差不多的產品就要賣1千4、5百,十多倍的差距。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同時某一類產品的出口大國,但同時又是這一類產品的進口大國這種矛盾現狀。關鍵是我們只做出了這類產品的樣子,但是沒有把它做到 ,高端的還在別人手里。我們現在已是裝備制造業大國,但大而不強,很多產品在 尚處于二流水平,甚至三流水平,一些裝備還需要進口,核心技術還不能掌握。我們在傳統產業方面還有很大的空間。因而,對浙江省裝備制造業來說,傳統產品向高端化的是我們結構調整的主流,至少在當前一段時間是這樣。
第二,進高端行業,發展高端裝備。即發展為 重點建設和重大項目配套、為 戰略性新興產業服務和高新技術三個方面的高端裝備產品。
目前 重點工程很多,如:核電、石油和天然氣長輸管線、高鐵地鐵等軌道交通、天然氣液化、高效、清潔能源等。同時 還安排了“十六”個重大專項、“863”等很多重點項目。將我省裝備制造與 重點建設相結合,進入這些重點項目,為 重點建設和重點項目配套。
已確定節能環保、新興信息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業和新材料七大領域為近期發展的 戰略性新興產業。我省是也確定了新能源、生物產業、新材料、物聯網、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海洋開發、核電關聯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對裝備制造業來說,除了高端裝備制造和新能源汽車二個領域本身屬于裝備制造業外,也還有個圍繞其它五個領域發展裝備的問題,因為這些領域也有一個裝備的問題,而且往往它們的技術是通過裝備來實現的。
聯合國經濟與合作組織對高技術產業有一個界定。 也制定主要包括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新材料、高技術服務業、新能源及節能、資源及環境和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等八個領域重點支持高新技術目錄。圍繞上述領域發展高新技術的裝備產品。
當然從產品角度, 重點工程和重點項目、戰略性新興產業與高新技術產品三個方面有一定程度的交叉,都是我們企業結構調整的一個重要方向。